close
作者: raylauxes (Raylauxes)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師大口譯應考心得-9
時間: Sun May 6 17:33:33 2007



最近一次的口譯工作

則是去年七月的事

台灣幾乎每年暑假都會有類似「宜蘭童玩節」的國際交流表演活動


而去年我也在因緣際會之下徵選上東部某個類似活動的五位翻譯人員之一

剛好我接到的是紐西蘭的表演隊伍

才開始做

我就發現這個工作其實不是翻譯

是「雙語保母」

因為平常需要翻譯的就是最基本最繁瑣的食衣住行

還記得某天早上被團員的電話吵起來:

「Hey, XXX, what time is it?」

「Hmmmmmmmm, it's.....7:10.」我看了看手錶,很無奈地回答(每天睡眠不足)

然後我可愛的團員就掛電話了

X~~~~~~的! 一大早把我吵起來就為了問時間!你當我很閒嗎!

當然這已經是最好應付的部分


每次到了吃飯時間眾人覺得終於可以好好休息的時候

我們五個小翻譯仍然不能喘口氣好好吃個飯

因為他們一回兒用狐疑的口氣問這是什麼菜

一回兒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說這真的能吃嗎


而當我們很努力地想辦法找出答案告訴他們的時候

主辦單位又把我們拉到旁邊去說不要跟他們說是什麼菜 不然他們不敢吃

(紐西蘭的飲食習慣畢竟跟台灣差很多)


而這次的活動也因為主辦單位與相關單位事前的行程規劃不盡完善

造成我們翻譯人員的困擾 像是:


1.食:

未能在事前確認團員的飲食禁忌,想是我們有一位團員根本就對海鮮過敏

可是我們餐餐吃海鮮


2.住:

紐西蘭人體型比我們大上好幾號 而且在他們的文化裡男生跟男生睡根本就是!@#@%$%^&^%*&

可是主辦單位竟然因為太晚訂房 弄得最後不但女團員都要擠雙人床

連人高馬大的男團員都有幾個要擠我們台灣尺寸的雙人床


3.表演內容未事先確認、場地道具未事前準備好:

像是所需要的音響設備因為事先沒準備

臨時要去租又會有經費申請問題

弄得團員常常只能清唱

唱到後來嗓子都啞了 

雖然對觀眾而言可能影響不大 但團員們卻非常在意他們演出的瑕疵


4.不懂翻譯專業(或說太高估我們):

譬如說開場有某幾位高官(今年有意參選總統的名人之一)來到現場

就突然要我們開場介紹官員的時候來個中英對照(本來沒有)

臨時才講我們怎麼會知道某某部的某某次長英文職稱是什麼?

要查都沒得查

還好我們緊急協調掉

後來才改成只有那位最「重量級」的人物需要用英文介紹就好

(提示:她的英文名字叫做Annette)

我們事後的心得可以用學姐的一句話做結:「It's ridiculous!」


這些所有的缺失幾乎都跟我們翻譯人員一點屁關係都沒有

可是當活動開始 我們身為站在第一線的「雙語保母」

所有的責難都落到我們身上來

因為我們是雙方溝通的「唯一橋樑」


明明是來應徵翻譯人員

搞到後來變成保母+打雜+和事佬+出氣筒+扮黑臉背黑鍋


我後來私底下問主辦單位 他們第幾年辦這個活動了

(心理想怎麼會辦得比大學生的營隊還糟)

他們竟然跟我說今年是第七年了

對於公家機關的行政效率 我真的是認了



當然 抱怨歸抱怨

總體來說這次的工作經驗對我來說還是成長大過於幻滅

畢竟翻譯本來就是門不被了解 甚至不被尊重的行業

與其期待市場自然改變

不如先做好心理準備

先學學怎麼教育客戶(「這個是專有名詞,我們得先找資料,不然就算是神仙來也不會翻」)

怎麼應付突發狀況(「嗯???昨晚橋好的沒有這一段啊???」) 

怎麼提高自己的抗壓性(「醫生您好,我又來了~」)


另外

活動當中也給了我們很多練習口譯的機會

像是表演進行時 隊長用英文介紹表演內容 然後我馬上翻譯(有一半是我慫恿的)

還有縣長一時興起要對表演隊伍致詞時又想到翻譯(我馬上舉手自告奮勇)


最扯的一次

是到某博物館參觀 突然跟我們說那天沒有英文導覽 看我們誰要出來翻

那時候現場的翻譯人員只有我跟另外一位某校英文系大三的同仁

當然又是我跳進了這個「賽缺」

我也只能硬著頭皮一邊翻一邊偷看牆上中英對照的敘述

能瞄到幾個專有名詞算幾個


還記得我把「樹皮」講成「tree's skin」 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真是有夠丟臉的(還是我的團員跟我說樹皮就是「bark」)


口譯工作還有一個不錯的地方

就是可以跟外國人交朋友

(我絕對不會承認我講這句話有一半是因為隊長很帥的關係)




另外 其實篇文的重點是:

我就是在這裏認識「學姐」的!


其實在很多需要翻譯的場合

常常是累積人脈的好機會

那時候的我怎麼也沒想到

大老遠地從南部跑到東部去應徵翻譯人員竟然會變成我後來考上譯研所的關鍵

(所以說遇到譯研所的學長姐要多巴結點)

五位翻譯人員

有兩位是本地人

一位是隔壁縣市

另一位則是住台北

只有我是繞過半個台灣來參加面試、行前訓還有活動的

(沒錯 又是傳說中的三趟車錢 你們知道我光是交通費就花了多少嗎?

還不包括住宿的部分喔!)




不過 只要一想到這次讓我遇到這一生中的大貴人(沒錯 學姐 就是妳)

就讓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有代價的~~






待續...



--
What happens but once, says the German adag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happened
at all.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by Milan Kundera

http://raylauxes.livejournal.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