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一些理財的東西,看到一段讓我膽戰心驚的話:
退休之後有20五年都沒有收入,我要怎麼過生活?
一個人工作40年,要存的錢必須足夠退休後30年使用。
看到這兩句話,嚇得我最近都不敢亂花錢。
最近在翻一些理財的東西,看到一段讓我膽戰心驚的話:
退休之後有20五年都沒有收入,我要怎麼過生活?
一個人工作40年,要存的錢必須足夠退休後30年使用。
看到這兩句話,嚇得我最近都不敢亂花錢。
我一般的作法是每翻完一個案子就給一份報價單,月底再統整寄一份當月勞務報酬單子給客戶,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客戶付款的時間都不一定,有的客戶是一個文件一個文件付,有的是按月,有的是好幾個月才結一次帳,所以要自己定時核對帳目,看誰還欠我錢。
接企業客戶有個缺點,就是經常要追錢,尤其是金融業員工流動速度很快,有時候原來接洽的窗口離職,交接沒弄好,就會出現追討無門的情況。有時候是公司內部不知道有什麼問題,款項也要等上好一陣子,有時還要自己提出文件證明我確實有替他們翻譯。
我不是一個很善於整理收納的人,通常我翻過的東西都是按年分類,每年年初開一個新的資料夾,書的話還好,一本書再另外開一個資料夾。文件就很麻煩,經常是全部收在一起,亂成一團要找的時候就只能仰賴微軟office內建的搜尋器。
做翻譯,大家都知道特殊領域的最賺。我承認,金融類翻譯的行情是比較高一點點。(不過,翻金融類的書還是照一般行情,沒有比較好,對我來說頂多翻起來比較快。)可是,金融業的稿,通常都是一兩天就要,天天接金融業的翻譯,遲早會過勞死。而且,會從商改行做翻譯的人,不就是愛舞文弄墨,當然是想接點文學翻譯來做,過過文人墨客的癮。
只可惜,我沒有七步成詩源源不絕在馬桶上也能寫的靈感,也沒有文學青年的憂鬱氣息,翻起文學性、藝術性較高的文章,左琢磨右琢磨,這麼耗下去,時薪還比不上米國刷馬桶的清潔工。興趣要顧,飯碗也要顧,現在要養家,總不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三餐吃土司煮泡麵加雞蛋過日子。
所以,自從我開始做自由譯者,為了現金流量的考量,就一直是興趣與飯碗兼顧。翻書的稿費收入不穩定,前輩說要要存「六個月的生活費」,這對每個月都保持在危險平衡的小家庭來說太過困難,只好找一些現金流量比較穩定的工作,才不會望穿秋水等那不知何時會下來的稿費。
最近在翻一本投資理財的書,寫得很中肯,其中有一段話:
有錢人為什麼會有錢?作者訪問一千多位千萬富翁後,發現大多數的有錢人工作都很認真、生活節儉、做事有規劃、不做炫耀性的消費,不開好車、不會經常在高級餐廳用餐,也不買豪宅。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就是因為他們會省錢,不會亂花錢,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投資。
小工雖是學理財的,不過說來慚愧,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給基金經理人打點,其實不是很常買賣股票,會投資的數來數去就是那幾支,其中多半是一般人不屑一顧的「中老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