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自海角七號官網)

今天是我三十二歲生日。我去看了海角七號。

 

星期一早上十一點,下雨天,台北郊區的電影院,售票口排了好幾條長龍,好多是阿公阿嬤和剛買完菜的主婦,不熟悉售票作業的人潮,拉長了我等待買票的時間。

 

幾個歐巴桑結伴來看,邊排邊說:怎麼那麼多人啦?少年耶說好看,叫我們要來看的啦。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看起來高齡至少有七十的阿嬤走在紅毯上,在昏暗的燈光裡找不到位置。

 

我以前是從來不看國片的。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的青年旅館裡,遇見了從柏林搭火車來荷蘭抽大麻煙的兩個女大學生,兩個人邊捲著大麻葉邊告訴我,他們有多愛看台灣的電影,欣賞中國大陸的導演。還有一次,在布拉格的街上,有個年輕人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之後,跟我們說,台灣電影,讚!原來捷克人早就透過電影認識台灣。我才知道,我不愛看的國片,在國外有那麼多影迷。

 

第一部真正讓我感動的國片,是「翻滾吧男孩」。那時我剛好懷孕,看到可愛的小男生就衝去看了。電影院裡觀眾不少,導演還親自來感謝大家。但那畢竟是紀錄片。

 

這次看海角七號,我已經離開台灣好一陣子,剛好回來。

 

電影剛開頭時,小巴司機的那句:什麼剛剛好?(請配上台灣國語)讓我大笑。電影裡的每一句髒話都讓我大笑。對旅居國外的遊子(其實我才離開多久?)這種對話真是令人懷念不已。

 

記得去交換學生那一年,幾乎沒有認識台灣人,回台灣那一天,在奧克蘭機場遇到台灣的旅行團,聽到阿嬤們在候機室大聲嚷嚷吵雜的交談聲。以前的我,聽到歐巴桑的聲音,臉上只有不耐。當時的我卻笑了。因為那是來自家鄉的聲音。

 

我是不會講台語的台北人。以前我的世界除了台北就是台北,我不在台北,就是在國外。台灣的地圖上,我不認識台北以外的其他地方。嘉義在台中以北還是以南,我不知道。鳳梨到底是長在地上還是樹上,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我是只會講國語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對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一無所悉。

 

直到長大出國唸書之後,轉身回望自己生長的土地,從遠處看,反而看能看清楚她的面貌。遊遍世界各地,發現台灣有自己渾然天成的美景。朋友問我,去了那麼多國家,最喜歡哪裡,我的回答只有一個:台北。

 

所以,看了海角七號,讓我很感動。看似雜亂無章之中傳達的其實是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是台灣的精神,也是我愛台灣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