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綿羊的「翻譯的慧根」一文的討論串,就想到我最近看到的一本書。

最近寶貝兒子脫離小嬰兒時期,邁入幼兒期,管教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向來是照書養的小工夫妻也找來一本了解一至二歲幼兒行為的書來參考。

書的內容並不難,大部分的訊息都很容易理解,所以一下子就翻完了。

重點是,在吸收資訊時,我並不覺得中文有什麼問題,因為我的重心都放在訊息上,可是等我把書看過一遍,再回過頭來檢視其中文表達時,很多地方都讓我覺得:這根本就是英文直譯嘛!

有趣的是,為什麼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中文有什麼問題呢?為什麼曾有譯者提到,拿奇怪的菜單英文給不懂翻譯的朋友看,朋友卻說英文沒什麼問題?

答案或許是因為讀者的重心都放在書中的訊息上。

換句話說,文學作品的翻譯(譬如綿羊文中提到的小說),真的是要中文底子好的譯者才能勝任,因為所有的訊息都蘊含在譯者遣詞造句的功力當中。至於其他專業性比較高的文章,是不是對中文能力的要求就沒有那麼高,反而是譯者的背景知識比較重要?

當然,中文越順暢,表達越自然,讀起來也會越輕鬆。只是在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兼具的譯者難覓時,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到底是譯者的中文表達能力比較重要,還是資訊的傳達比較重要? 如果資訊傳達非常重要,讀者是不是就會不會注意到英文化的譯文?

難得看翻譯書,討厭讀翻譯腔的我,竟然沒有被這本書滿滿的英文化中文句子絆住,可以一口氣一直看下去,只能說,這本書的資訊對我真的很重要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