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服務的對象有很多種。

 有的付的價錢比較高,有的比較低。

有的交辦的工作比較困難,有的比較簡單。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笑話實在太好笑了,不跟各位分享一下不行:

*總產房,雙親教室,第一堂課

老師說:喝母奶有很多好處,喝母奶可以提高寶寶的IQ10%到15%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太熱

工作太多

前有勁敵,後有追兵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BS上徵求翻譯的文章,多半要求「一兩天內交件,價格盡量便宜」,對於初入行的翻譯新手來說,看多BBS上的文章,不免會有「一定要這樣削價競爭嗎?」的疑慮。因此就有學生發文討論此一現象。基於自己對市場的一點認知,我對該文提出下列回應:

---------------------------------------------------------

建議大家有空可以多看看商業週刊、今週刊之類的書籍,了解某些中小企業主
如何在紅海中殺出藍海,到時真的不是找不到稿子,而是手會打到廢掉...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剛進譯研所的時候,有個已經有諸多著作出版的學長曾說,翻譯總是有截稿日期,但一定要為自己作品的品質把關,因為作品一旦交出去之後,那就成為你的portfolio,如果有翻得不盡恰當之處,事後有再多的理由都沒有用。

每次翻譯,都會貪心地想要多爭取一點時間,修漂亮一點,好一點,卻難免活在交稿日期的陰影下,只能告訴自己:

Do my best, but leave no regrets.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夏至,快熱昏了。靜不下心來開始翻下一本書,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好好整理凌亂的工作室。

工作性質的關係,身邊總是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印刷品,三年多來也累積了不少東西。有的文件有電子檔,丟起來毫不留情。有的文件沒有電子檔,到底該不該丟,一直無法決定。狹小的工作室裡,就這麼堆滿我多年的戰利品。一邊整理這些文件,一邊回憶起這幾年來工作的點點滴滴。

從還沒畢業就開始接案子到現在,已經馬不停蹄、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快五年。除了去年底休了一個多月的長假之外,總覺得自己彷彿不停地在趕時間,不知道在追趕什麼,一個截稿日到了緊接著下一個,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了大半年(對不起,親愛的編輯大人),終於交稿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我也常常希望自己不要那麼龜,翻譯動作可以快一點,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算了。來跟好友去吃米朗琪的鬆餅吧!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個標題訂得很差,卻是真的。翻譯不要亂接,因為你不知道接到的工作,對你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會離開錢多事少離家不算遠的公家單位,跟去年接的一本小說有絕對的關係。

 小說的女主角叫莎曼珊,她媽媽是成功的執業律師,哥哥是投資銀行界的高階主管,弟弟因為受不了家族對於工作成就的超高要求,罹患了憂鬱症,躲在法國鄉間教英文。莎曼珊智商超高,從小媽媽就已經把她未來的路規劃好。劍橋大學畢業後,考進全國排名第一的法學院,進入全國最頂尖的法律事務所服務,主要負責企業金融法務。個性單純的她,就在升上事務所合夥人的前夕,因牽扯到一樁弊案被迫去職。原本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升上合夥人,卻陰錯陽差地進入有錢卻粗俗的基格夫婦家當管家。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現在的學生很奇怪。說好要要作業的時間沒交。當天中午該交的作業,晚上才寄給我。上課的時候還敢問我怎麼沒有他的作業。我問他幾點寄給我的?他說晚上六點多。很抱歉,沒看到。(是真的!)接著他又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再拿給我改(妳上課不會帶來嗎?)糟糕,我已經沒有課,不會再看到他們了。於是這位小姐隔天又不死心地寄給我,我也很好心地改了寄還給他,一個謝字也沒有。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些學生年紀都不小了(從她的膚質判斷),也都在外面上班過一陣子。教書常常會碰到學生寫信來問問題,這時,email寫得都很勤快,收到回覆後,卻很少吭聲。不是我真的有那麼希罕妳說謝謝,而是至少讓我知道妳有收到信吧?


我只幫他們上兩次課。一個星期內要上兩次課,又要出作業,改作業,這都是我自己願意的。大部分的人都在限定的時間內寄作業給我,我自己用印表機印出來,改好,課堂上發回去檢討。作業遲交,老師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改。身為學生,年紀至少三十好幾了,自己要有基本的「學生道德」。來不及交作業的同學和遲交的同學,都知道要乖乖地帶一份自己寫的翻譯來上課,免得人家檢討的時候沒東西看。既然他們這麼有誠意,老師當然也要幫忙「補」改一下。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高琇芬╱台北報導】
為掌握嬰幼兒學語言的黃金期,許多父母讓學齡前孩子進入美語幼稚園。
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小孩若脫離與真人面對面的互動環境,學習效果等於零;
學者也發現,八歲以前,同時學兩種語言的效果不如單學一種。

信誼基金會昨舉辦「零到三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美國華盛頓大學派翠西亞.庫兒說,嬰幼兒的語言學習必須與社會互動,否則嬰兒會把錄音和電視影像當成背景噪音,沒有學習效果。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力過剩產業:媒體、環工、同步口譯
【記者邱文通、鄭朝陽、薛荷玉/報導】

選對產業,高薪挖角做到退休,還可以轉任顧問;選錯產業,就只能中年轉業,悔不當初了。例如媒體、環工、同步口譯等,都是職場專家眼中,人力已趨飽和、甚至過剩的產業。

以不少大學生嚮往的媒體記者、主播為例,十幾年前報禁開放、無線新聞台紛紛成立時,呈現一片榮景,許多電視台記者的年終獎金超過12個月。近年平面媒體閱讀人口降低,中時晚報、中央日報吹熄燈號;部分有線視電台起薪低到25000元,令一些搶到工作機會的年輕人大吃一驚,回家要錢置裝才上得了鏡頭。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語言學習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小朋友學語言的確是比大人快很多,所以有很多家長都很熱中於讓小朋友上全美語幼稚園。最近有學生問我,以後會不會讓小朋友念幼稚園就學美語?

答案是:不會。

為什麼?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一定是變了。晚上要上課,明天要教書,作業要改好上課要討論,後天原本預定要去三天跑南部的口譯行程,還有擠成一團未交的筆譯...........


我開始不知所措,到底該先做哪一個?我一邊看葡萄酒的東西,一邊想著石油的作業;一邊翻展覽電子報,一邊想著企業形象識別…..小說剩下最後兩章,我應該要趕快趕給編輯好讓人家出書……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當工作多到了一個地步.....
截稿日期又紛紛快到之時.....
該怎麼辦呢?


先出門晃一晃再說吧!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幾天去參加一場設計研習會。我負責陪在外籍講者身邊做隨行口譯,也就是將台上講者的演講內容,簡單扼要地用英文解釋給他聽。但外籍講者演講的部分,則是由一位設計師來做口譯。

這位設計師不僅英文好,口譯也做得很好。一般設計美術類的演講,都是以放頭影片為主,講者針對每張投影片做介紹,口譯也跟著逐句翻。

這位設計師兼口譯之所以做得好,除了聲音宏亮、口齒清晰、論述清楚有條理之外,台風也很穩健。由於講者為伊朗籍,英文發音與文法都非完美,在在考驗口譯的即時反應能力。例如美學aesthetic,講者唸成「static」靜態、靜電。所幸口譯馬上不慌不忙地問他,講者也解釋說就是 beauty。

locir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